对于日常与信用卡打交道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养卡和支付相结合的工具。但在大众眼里,大多数人注意到的是时时出没的有关的负面新闻,认为其中不仅有很深的“门路”,还暗藏着许多“杀机”。到底是真的洪水猛兽,还是一个产业的潮起潮落,一个公司的前世今生可以带我们一探究竟。
2005年, 被称为“创业教父”的孙陶然、雷军及一家创投公司联合出资创立了现今POS机品牌领头羊——嘉联的前身公司,乾坤时代。虽然如今,蓝绿两家囊括了90%的C端客户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但在那时,嘉联绝对能能称得上时代的探索者。十几年过去,当数字人民币终于由概念变成了现实,在未来也许货币的腾挪可以直接通过离线的方式线下交易,包括POS机在内的这些关乎流通的支付终端领域再次受到关注,聚光灯和视线都打在了嘉联等三方支付公司的身上。
嘉联是POS机毫无悬念的代名词之一,但它最开始却绝非只是着眼于硬件产品这一项。自创立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嘉联便联合中国银联,通过提供便利的收单业务,打造电子账单支付情景。用户每一单的收付动作,第三方支付平台便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手续费和账款比例通常是0.6%。如果你刷了一万元,就会有六元作为手续费收取,这六元在POS机下第三方支付可以得到四分之一,其他的归给发卡行,两方会抽一部分交给银联。对于商户来说,这种支付方式大大提高了收付的便利性,经营效率得以提升;但对于顾客来说,新的支付方式带来的远不止便利,更是一个全新的赛道,一个富含各种可能性的待垦之地。在那个规模不足百亿的市场,嘉联锁定了线下的布局,在稳步地铺开商铺网络的同时,也拥有着不少的C端客户。
分享了市场早期的红利,嘉联在毫无预见的情况下遇到了这个时代最大的浪潮——互联网的冲刷。巨头时代来临,以庞大的C端客户基础,将支付生态迅速地颠倒了过来。与其说这是巨头公司的降维打击,不如说是买方市场权力提升的反向爆发,只不过这些爆发的冲击力,让一些公司成为胜者,而剩下的,被瞬间击溃。
“”让嘉联回击无力,但却很难说它是完全的“傻白甜”。早在12年,嘉联推出一款读卡器产品,积极地推动移动刷卡的可能性,寄望于培养旗下用户对于移动刷卡尽快熟悉起来。这和国外的三方支付公司的策略相似,不过他们遇到的难题是客户对于信息安全的担忧,而像嘉联这样的国内公司却是因为“买不起”时间。
大量个人用户很快地流失出去,其中原因很容易理解。支付方式的转变更像是冠冕堂皇的糖衣,不管是信用卡、POS机,还是如今各大平台的产品,拨动C端客户的心弦的,终究还是手续费率这个利益切重的点。在前面介绍的嘉联收付手续费中的一部分,是发卡行与第三方需要交给银联作为“准入费”的,这导致了0.6%被三家分食,无法评价是否合理,因为没有人愿意交出没有任何回报的钱。而没有银联参与的无卡支付,将成本降低到了0.38%,重大的悬殊。
随着市场残忍的竞争,外界对支付业务日渐加深的质疑,监管部门的警觉下场,种种件件都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着挤压。要么华丽地转身,要么落寞地退场。嘉联似乎不太在意挫折,继续前进推动了一系列改变。
首先是拓宽业务渠道,除了支付,信贷、投资理财等的综合性金融科技服务也很快被嘉联顾及。有此前整整十年的便民服务的铺展,嘉联作为C端知名度尚佳的支付机构,很快在用户的心里投下了一块石。这一波涟漪恰到好处地带回了一部分受第一梯队的两家公司在用户红利后不得不提高的利率所影响的潜在用户,大家又开始回到了信用卡、POS机的世界,讨论着缩水的银行权益、研究起新的支付手段。
这些改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养精蓄锐,在后来直接促成了嘉联的华丽转身。在两大巨头支付机构被判定为尚未到成熟上市时机的空隙,嘉联接过数字化的接力棒,坐稳了“支付第一股”的头衔。上市后的嘉联来到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里,先发优势对标综合的服务,让整个第三方支付的集中度不断地上升。
在公开数据中可以看到,上市后的嘉联提高了对拓展业务代理收入的比例,在投资人的眼中,传统的支付业务能够带来的收入已经不再让人兴奋,真正重要的是流量、用户、和生态。
2020年,上市后的第二年,面对C端客户,嘉联推出了电签版POS机,使用体验远好于POS机,但便捷性甚至是它最不值一提的优点。和前面所说的一样,费率、限额、品牌是最终的落脚点,刷卡费率在官方渠道仍然是0.6%,但开拓了支持常用主流线上支付方式的扫码支付,不仅日限额慷慨,费率也与市面无卡支付持平,养卡友好。笔笔消费交易查询和秒到账规则也体现了品牌的价值。总的来说,作为一家支付机构,嘉联对个体用户市场的期许并不是过分地让利渗透,或许是因为代理商参与度过高让这个过程变得难以把控,又或许是因为它更放眼于更常态的生态建设和流量引入。不管是因为什么,消费者和嘉联一样,不希望支付市场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小,怀念着遍地开花的时期,期待着活跃发展的未来。